后疫情时代下物流运输体系所面临的新挑战

时间:2023/3/6 浏览:2159

如果要问从2019年至今的三年疫情对哪些行业的打击最大,那么毫无疑问物流运输行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一定是受灾最严重的群体之一。近三年来,整个物流市场都遭受着疫情的重创,“生存”成为企业的关键命题。对于身处其中的物流企业来说,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巨石之下催促着企业尽快迈入改革的快车道,从而应对正在、或者是即将发生的那些问题。

 

今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利润均出现亏损。在中物联收到的1187份有效问卷当中,超过半数的被调查企业利润出现亏损,仅有18.4%的企业实现盈利;近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反映与上半年相比上游拖欠运费压力增大;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企业反映用工情况有一定缺口,还有不到10%的企业则表示目前运力紧缺;65.7%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成本与上年相比增加,收入增长不足而成本压力加大较为普遍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服务价格与上年相比下跌了,反映上涨的仅占18.4%62.9%的被调查企业反映账期垫资压力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大。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越来越长的账期将造成企业经营风险骤增。

 

这些无疑在反映着后疫情时代下所带来的几个问题:

 

其一是运力紧张,用工缺口紧缺严重。作为常年东奔西走的运输货运单位,员工在货运途中经过的省份多样,接触的人员复杂,货物繁多,感染风险大。

 

而如果员工感染,那么采用传统运输包装货运方式的货物也极有可能遭到二次污染。这无论是对于运输企业,还是对上游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损耗。

 

其次就是复杂的政策导致运输路程缓慢,交割压力大。疫情放开之后又不能完全放开,在此之前几十个高风险区,几百个中风险区的划分让物流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就存在“堵塞”的情况。很多时候都会存在明明已经接近交割日,但货运物资甚至不知道堵在哪里的情况。

 

第三是昂贵的运输成本问题。今年上半年的几次油价上调,叠加疫情之下上游企业货运需求减少,下游企业的销售需求降低,整体物流行业都从前进状态中被按下了“暂停”键。再加上纸类材料价格上浮,对于大量的可持久、可追踪、密闭性好、可用性强的智慧物流转运箱技术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从全球视野来看,物流行业的复苏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FTI Consulting预测,全球物流市场在2022-2030年将以 6.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占据约 45% 的总市场份额,并由于该地区新兴经济体的良好前景,预计到2030年,亚太地区将贡献约50%的全球贸易增长。

 

只是这种复苏可能会建立在一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上。目前国内成熟的大型通常都在几年前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拥有了自有的成熟物流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吸纳了国内50%以上的专业人才。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不专业”的问题,往往一些小型企业在物流相关的人员配置上就缺乏经验,而大型信息化框架系统更是没有余力去搭建和构筑。

 

对于这种情况,在国外的物流行业发展当中其实就有许多成熟的例子。而目前国内如圣华这样的集团性企业也会针对客户需求来打造专业的物流供应链服务。而这种供应链服务中,除了针对性的路线规划、时间规划和服务之外,通常也会采用低碳环保、具有可事实追踪功能的数字化可循环智能物流中转箱,从而达到“运输可追踪、出入库可追踪、可实时查看”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运输要求,也会有类似温度检测、环境控制等。让专业的人来应对专业的问题,从长远角度上来看才是解决企业居高不下运输成本的核心关键。

 

专业人员可以从更细节的角度去把控整个流程中可能存在的细微漏洞和问题,减少沉默成本的产生,从另一种意义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可租赁式的数字化可循环智能物流中转箱的出现,更是帮助企业节省了在包装上产生的成本叠加问题。